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 
当前速递!硅谷银行宣告破产:空头一夜之间爆赚5亿美元,凭什么?
来源: 社工师罗先生      时间:2023-03-13 04:03:03

来源:世界风情画(ID:finkeeper)


(资料图)

作者:保镖哥

近日,美国硅谷银行(SVB)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出了如此大的“暴雷”事件,股价暴跌在所难免。

截至3月10日停牌时止,硅谷银行股价在3月9日单天便下滑了60.41%,至106.04美元/股。在投资者纷纷爆亏的同时,另一些却“赚翻了”。

据彭博社报道,由于SVB股价的暴跌,做空该股的交易员大赚了5.13亿美元的账面利润,不过空头们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平仓。S3 Partners预测分析主管Ihor Dusaniwsky表示:“SVB的破产让空头获得了意外的利润,但他们现在必须经历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即平仓并实现按市值计算的利润。由于股票借款融资成本每天都在增加,因此即使是休市的周末,空头的利润也会持续减少,直到空头平仓并归还借来的股票。”

另外,SVB的沽空期权在美东时间3月9日暴涨了4599倍,成交量2583张。也就是说如果你有1万美元本金,一天内可以涨到4599万美元。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沽空期权,又称看跌期权,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股价暴跌,看跌弃权又会暴涨呢?

首先,我们看看期权是个什么东西。

如上图所示,在资本市场上,投资品分基础资产和衍生资产两大类,期权由于立足于基础资产价格上,是由做市商发行的,以基础资产价格变化为标的的,有价格的权益合约,该类权益合约行使权益的方式包括转化为基础资产,也可以结算为货币资产,故被称为“衍生资产”。

和基础资产往往只有买入、卖出两个方向不同,期权交易有四个方向,就是买入看涨期权、卖出看涨期权、买入看跌期权、卖出看跌期权。

其中,做市商通过持有(买入或借入)一部分基础资产,作为发行期权的信用基础,供参与者行使权益时置换,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期权就是仅引用基础资产价格数据,以基础资产价格变动的点数结算盈亏,这种特殊期权就是“价差合约”。在这里,保镖哥就不详细介绍价差合约了。

还是继续说回普通期权。由于期权参与者可以在做市商或别的参与者先“借出”一定的期权合约,再卖给做市商或者其他的参与者,故这才有了期权交易的另外两个方向,也就是“卖出看涨期权”和“卖出看跌期权”。

而在硅谷银行股价暴跌的时候,一些投资者因为购买了看跌期权而账面利润飞奔,这是因为,由于硅谷银行被爆出陷入流动性危机,储户开始挤兑,该公司又没有足够多现金存量支付硅谷银行的储户,毕竟硅谷银行里超过1200亿美元存款是随时可取的活期,这时,其他投资者为了避险,也纷纷买入硅谷银行股票的看跌期权,一下子把这份期权的价格大大推高,同时又缺乏卖出看跌期权者,这才导致了“平仓难”问题的出现。

说到这里,您应该明白购买硅谷银行看跌期权的客户“爆赚”是什么原因了吧?

顺便讲下很多人关心的硅谷银行会不会变成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保镖哥先说结论,硅谷银行倒闭很难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为什么呢?

我们首先要看看全球金融危机有哪些条件——

1、极度高估值的资本市场

2022年,对全球资本市场而言是充满动荡、波折和不确定性的一年。受美联储激进加息缩表影响,全球流动性急剧收紧,俄乌冲突及地缘政治紧张进一步推升避险情绪,叠加新冠疫情反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股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行,纳斯达克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一度跌幅超过35%。作为风险资产的代表,比特币、以太坊等主要数字货币价格下挫65%以上,整体市值大幅缩水。与此相对应,全球IPO市场亦急转直下。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IPO数量仅1,338宗,筹资额为1,800亿美元,与上年相比IPO数量下降了45%,筹资额下降了61%。

从各国竞相加息、俄乌战争,还有东亚公共卫生事件反复导致的股市回调来看,全球资本市场至少已经进入了风险释放阶段。

而何谓之资本市场泡沫呢?就是市盈率——

通过1月31日沪深300、标普500、富时指数、法国CAC40、香港恒生等主要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来看,中国沪深300和恒生指数都在一个相对低位。而股市市盈率如何判断泡沫呢?这就要与国债收益率相比了。

比如中国10年期国债目前收益率为2.894%,如果换算成市盈率(=股票价格/每股收益,EPS=股票价格/股东每年应分红金额总额),就相当于100/2.894,得34.55,也就是中国10年期国债的“市盈率”是34.55倍。中国沪深300和恒生指数市盈率都是远低于中国国债价格的。

而我们再看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3.704%,也就是市盈率为27倍。可以说,美国的标普500和道琼斯指数市盈率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非常接近,故美国股市上涨空间是小于中国的。但是鉴于美国股市市盈率依然低于国债收益率,故美国股市依然有投资价值。在中、美资本市场皆不存在大范围泡沫的情况下,至少在财务数据的角度,硅谷银行“暴雷”不可能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导火索。

2、政治上的风险加剧

而现在对国际市场影响最大的,其实是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其中最大变数就是俄乌战争,俄乌战争导致了国际市场的“大划界”。也就是从供应链上,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些价值观接近的国家纷纷将供应链向价值观接近的国家转移。

这个特点从中国1月份各省财政收入变化上就体现出来了。比如作为“总部经济区”的北京,作为外贸出海大省的广东、财政收入都急剧减少,而浙江、江苏、上海财政收入增幅都在下降,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替代HK”的海南,财政收入减少的幅度更是惊人。相反,掌握农、矿、人力资源的河南、江西、湖北财政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上升,这就是国际供应链转移带来的区域经济变化在中国这种经济规模接近欧洲,和社会规模比欧洲还大的国家的直观体现。

而在这种时代变迁面前,归属股东资产仅为500亿美元,存款仅有1700多亿美元,而资产不到2300亿美元,其中1251亿美元是持有的各种股票、债券和投资基金份额的硅谷银行实在掀不起多少大浪。

原因在于——

一、硅谷银行资产结构中,736.14亿美元贷款不会因为公司的流动性危机而被消灭,被存款保险公司接管的硅谷银行依然有权回收贷款本息,借款人(债务人)依然要还款付息,甚至还款付息的进度还要加快。

从2022年财报中硅谷银行的资产结构可知,硅谷银行的危机来源是存款的1700多亿美元利息支出、营销费用、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和人员薪酬、场地租金支出压垮了硅谷银行羸弱的现金储备。而资产本身只是价格减计了。

看看硅谷银行2022年负债结构和利润分配表就知道——

硅谷银行的总客户存款是1731亿美元,总债务是1955亿美元,也就是该银行同业拆借的款项等193.48亿美元,此外还有其他负债(如待赔付款项、行政处罚待交罚款等)27.12亿美元,以及0.26亿美元递延税负债(该交未交的过往税收)。

根据硅谷银行2022年《利润表》结合《现金流量表》可知,该公司虽然创造了16.09亿美元净利润,可在2021年、22年,硅谷银行连续激进操作,将大量储户资金投入到债券,特别是住房债券和国库证券、其他投资(如科技公司股权、股票、债券)时,叠加遇到大量科技公司裁员的行情,大量创业公司将存储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取出,就导致了硅谷银行流动性危机↓↓↓

二、硅谷银行持有的资产“牵连效应”很弱

硅谷银行的客户主要都是有成熟财务、技术常识,文化水平较高的企业主,商业银行业务始终是核心,至于“零售银行”业务方面,仅有“私人银行”业务,也就是年收入在100万美元及以上的个人才能参加。

这些人尽管资金暂时被套,但是他们的救济途径很多,除了针对25万美元以下的存款保险外,硅谷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联邦证券和MBS(住房抵押证券)都是流动性尚好,可以由债权人(比如储户)通过法院拍卖的,鉴于硅谷银行总资产是2250亿美元,哪怕打8折出手,也可以覆盖储户资金,而这些政府债券、联邦证券、MBS在美国资本市场上一天成交额就近万亿美元,根本不存在砸盘可以砸垮上述市场的可能。

另外,美国随着产业链转移,越来越多产业和资本回到美国本土,就业畅旺背后会带来资本更加集中地购买硅谷银行的资产,而近期马斯克有意出手收购硅谷银行也为整个硅谷银行破产案的解决带来了一丝曙光。要知道马斯克作为世界首富,旗下Xspace的星链、Twitter和特斯拉都即将或已经实现了正现金流,如果马斯克收购硅谷银行,进行进一步的信息化升级,开启硅谷银行“零售银行”业务,新增大批个人储户,硅谷银行起死回生也是非常快的事。

所以,综上所述,硅谷银行根本引不起全球金融风暴。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